今年7月1日,新橋礦業公司運輸工區職工汪善林作為該公司“2019—2021”年度優秀共產黨員,登上了領獎臺。而他同在一個單位的哥哥——汪善廣,也在二天前,被集團公司授予“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不同的舞臺,卻收獲了相同的精彩,兄弟倆前后腳獲獎,一時在礦山傳為佳話。
汪善林是運輸工區維修班的電工技師,他笑侃說自己是被師傅搶來的徒弟。汪善林剛進維修班的時候,是被分進了鉗工班。學徒期間,每天都是按部就班練習基本功,不是鋸,就是銼,不是鉆、就是敲。讓他沒想到的是,就在他在埋頭苦干的時候,電工師傅梁志強“盯”上了他。三個月后,梁師傅覺得這個小伙子不錯,人踏實肯干,也聰明勤快,就跑去跟領導申請,“搶”了這個徒弟,而汪善林也的確沒讓梁師傅失望。第一次跟著梁師傅去現場,汪善林看見師傅東測測、西量量,就找出了癥結,讓罷工的機器又復活了,他一下子來了興趣。從那天起,他每天除了吸收消化師傅教的東西,還自己找來舊設備和相關書籍。別人休息的時候,他在拆舊電器;別人嘮嗑的時候,他在看電路圖。別的徒弟三年出師,而汪善林只用了一年時間,就獨立操作,頂崗值班。靠著這份韌性,只有初中文憑的他,先后通過了中級工、高級工和技師考核。
隨著時間的積累,汪善林的理論和實踐水平不斷提高,他也逐漸成長為工區的技術骨干,在工區年終檢修、電氣系統改造、隱患整改等項目中擔任中堅力量,而讓他記憶最深刻的是參加西翼主井卷揚電器控制系統升級改造項目。項目動工前,汪善林被工區安排到洛陽廠家實地學習。以往,工區都是安排技術員去學習,作為唯一的工人代表,汪善林還是有些小激動的。興奮之余,他也知道自己肩上的擔子不輕。學習期間,他是眼、耳、手、心總動員,默默聽,仔細記。回到工區后,汪善林將取來的“真經”全部派上了用場。電控部分改造最讓人頭疼的就是電纜接線,二十多張接線圖紙,一千五百余根線頭,為了不出錯,汪善林和大家一起在用不同顏色號碼牌在每根電纜線做上標記。操作臺下的三組端子排幾乎貼著地,汪善林干脆把硬紙殼往地上一鋪,倒地一躺,仰著頭干。一根也沒有接錯,并且一次性試車成功。
和弟弟的“專一”相比,哥哥汪善廣的工作經歷就要豐富多了。汪善廣18歲參加工作時,領導安排他在井下開電機車。百米井下的鐵軌,呼嘯而過的電車,熱火朝天的采礦場面,這一切深深地感染了第一次下井的汪善廣。他決定,要好好工作,當一名出色的電機車司機。可沒過多久,他就“變心”了。那天,他開的電機車出了故障,維修師傅沒擺弄幾下,就把故障給解決了。敬佩之余,汪善廣也不再像以前那樣“干一行愛一行”了,沒事的時候,他就往鉗工班那兒“湊”,別人干活,他就在一旁“瞟”,別人要下班了,他還在那兒“磨”。機會總是青睞有準備的人,1991年運輸工區決定挑選幾名青工,來充實薄弱的鉗工隊伍,而汪善廣就成了其中的一名。原以為自己會一直與“鉗”為舞,沒想到二十多年之后,工區幾名起重師傅退休,造成人員緊張,四十歲的汪善廣自告奮勇報名學習起重工,他想著一方面技多不壓身;另一方面,作為一名黨員,在企業需要幫助的時候就應該帶個頭。多年的工作實踐,不僅打磨了汪善廣的維修技術,也鍛煉了他的管理能力。他先后被運輸工區任命為運輸班副班長、主副井班班長,現為西翼副井班班長。
現在的汪善廣,仍保持著當年的干勁,除了維修技術,他還熟練掌握了信號、卷揚工、水泵等崗位的操作技能和作業流程,可他的膽小卻越來越小。每天一上班,他都要到訪西翼副井的卷揚房和水泵房,看看液壓站儀表的數值,量量閘瓦間隙的大小,聽聽水泵運行的聲音,一圈“望、聞、問、切”下來,哪里有隱患,哪里要整改,他心里就有了個八九不離十。西翼副井是主要的人員上下井,提升系統的安全在汪善廣心中的份量也最重要。只要發現罐籠有一絲異常,汪善廣都會系上保險帶,登上罐籠頂,對井筒進行一次慢速檢查。他還建議將西翼副井鋼絲繩抓捕實驗由月檢改為周檢,有效加大了對西翼副井提升系統防護裝置的安全監控。
汪善廣也變得愛嘮叨了。只要一閑下來,他就和班員念他的安全經。比如開機子不能想心思,冬天液壓站加熱不能過長,水泵的盤根要勤換,汪善廣是班前、班中反復講,班員雖然嘴上也笑頭兒“嘮叨”,但笑著聽著還是把班長的每句囑托都牢記在心。西翼副井每天有幾百人上下,水泵的正常運行也關聯著整個井下排水系統順暢,來不得一絲馬虎,為了企業的安全生產,“嘮叨”點兒他也認了。
從少年到中年,汪氏兄弟在運輸工區一干就是一輩子,經歷過坎坷也獲得過榮譽,唯有那份初心從未變過,精彩也將會繼續……
楊新華